ESG合规|ESG高分攻略(三)——如何制定ESG政策?
在前一篇《ESG高分攻略(二)》中,我们分享了如何开展实质性议题识别与分析,帮助企业厘清哪些ESG议题对自身最为关键。
明确了关键议题之后,下一步企业需要将这些关键议题形成可执行、可监督的政策文件。
那么,ESG政策到底是什么?应该包含哪些内容?如何起草和执行?今天这篇文章让我们一次性讲清楚。
一、什么是ESG政策?
简单来说,ESG政策就是企业针对环境(E)、社会(S)和治理(G)三个领域,围绕关键议题所制定的方针与行为准则,表明企业致力于降低运营风险、提升ESG表现。
它既是企业对外传递责任与承诺的声明,也是对内指导各部门遵循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制度依据。
举个例子:
在环境(E)领域,一份《环境政策》可以明确企业在节能减排、资源利用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废弃物管理等方面的理念、目标和措施;
在社会(S)领域,一份《劳工与人权政策》可以明确企业在工作条件、员工权益、职业健康与安全、平等与多元化等方面的具体要求;
在治理(G)领域,一份《商业道德政策》可以规范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合规行为。
换句话说,ESG政策就是企业对相关可持续发展议题的“态度承诺”和“执行准则”。
二、ESG政策通常包括哪些内容?
一份合格的ESG政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要素:
承诺与原则
适用范围
管理架构
具体目标
主要措施与执行要求
定期审查与更新机制
另外,ESG评级机构也会出台一些关于ESG政策的评分标准和评分要求,对于申请ESG评级的企业也可根据相关评分标准适当调整自己的ESG政策,以便在ESG评级中获得亮眼的成绩。
三、制定ESG政策的流程是什么?
业务调研与差距分析
草拟政策框架
内部征求意见
管理层审议与正式发布
宣传与培训
四、ESG政策是否需要公开发布?
并不必须要公开发布,是否公开发布取决于企业的定位与业务需要。
通常来说,公开发布ESG政策有以下好处:
向投资者、客户、供应链等展示企业对可持续议题的重视与承诺;
满足部分评级机构和合作伙伴的信息披露要求;
提升企业透明度与社会形象,增强利益相关方的信任。
但是,对于非上市的中小型企业来说,如果其ESG业务尚处于探索状态,且运营状态相对封闭、不希望对外披露过多信息,可以选择先内部执行,等后续时机成熟再考虑对外公布。
一些Tips:
许多企业会在官网单独设置ESG版面,集中披露自己的ESG政策、ESG报告和其他相关数据,方便社会公众下载查阅;
也有一些企业会在官网设置联系方式,仅向取得联系的特定对象提供ESG政策、ESG报告。
写在最后
成熟的ESG政策是企业在可持续道路上从理念走向制度、从承诺走向执行的重要一环。
制定好、执行好ESG政策,才能让目标落到实处,让评分更具说服力,也让企业更有韧性与影响力。
ESG合规系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