汇衡说法

ESG合规|ESG高分攻略(四)——如何选择合适的提分措施?

分类:汇衡说法 访问:1 时间:2025-08-06

在ESG建设过程中,不少企业都会有这样的疑问:“我们已经制定并发布了ESG政策,为什么评分依然停滞不前?”“ESG评分报告指出某个关键议题表现不佳,但具体该从哪儿入手改善?”

在上一期《ESG高分攻略(三)》中,我们讲到了如何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ESG政策。但政策只是起点,真正让分数“动起来”的关键,是选择对的“提分措施”——也就是那些具体、可执行、可量化的行动路径。

本期,我们就来聊一聊:企业在面对种类繁多的ESG改进行动时,如何科学筛选、精准施策,选出真正“值得做、做得成、做了能加分”的措施。

    一、为什么“提分措施”也需要策略?    

ESG评级机构在考察企业关键议题表现时,所采用的评价标准、关注重点各不相同,每一分几乎都要靠实打实的数据和成果去“拼”。

很多企业在ESG实践上投入了大量资源,却始终无法取得理想的评分结果,问题往往在于:做了很多事,但没做对事;投入不少,但没有转化为得分。

实际上,ESG提升不是靠“堆量”达成,而是靠“精准发力”。选择合适的提分措施,是连接ESG战略与评级结果之间的关键桥梁。

    二、四大关键维度,教你挑中“高性价比”提分项    

企业在筛选提分措施时,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量:

1.    这项措施能否直接提升关键议题表现?

ESG评分体系中涉及多个议题,不同行业、不同类型的企业所面对的关键议题也不同。

建议优先考虑:

  • 评级中权重较高的议题

    例如,高能耗企业应聚焦碳排放和污染治理,劳动密集型企业应重点关注劳工权益和工作环境);

  • 当前表现薄弱、但改善空间大的议题

    如果某一议题分数低、基础薄弱,但改进路径明确,那它很可能就是提分的“突破口”)。

举例说明:

某制造企业的废弃物管理已有较好基础,但碳排放管理几乎为空白,且该议题在其行业评分中权重较高。此时,与其在废弃物管理上继续“挖潜”,不如转向碳排放管理,将其作为提分重点。

2.    执行这项措施所需的资源和成本是多少?

ESG措施从政策修订到技术改造,资源投入跨度极大。企业必须评估投入与评分收益之间的“性价比”。

建议优先考虑:

  • 成本可控、回报明确的易启动项目;

  • 与现有制度、流程衔接紧密,无需大规模投入的项目;

  • 可分阶段实施、逐步推进的项目。

举例说明:

在碳排放议题下,与其直接投资上百万元建设光伏系统,不如先推动建立碳排放统计机制、开展节能减排培训、采购绿电等“低成本高反馈”的措施,实现“基础分先拿、进阶分再提”的策略。

3.    实施这项措施是否依赖外部力量?

一些提分措施可由企业内部直接落地,如修订行为准则、完善薪酬制度等。但也有不少措施需依赖外部力量,例如:

  • 第三方审计或认证(如ISO认证、碳排放审计、水资源审计等)

  • 外部专家指导或技术支持(如碳足迹核算、产品LCA评估等)

  • 上下游供应链配合(如供应商核查、绿色供应链建立等)

建议优先考虑:

  • 企业自主可控、路径明确的措施;

  • 已有合作资源、具备可实施性的外部配合措施;

  • 企业对交付成果有把控能力的事项。

4.    这项措施的执行周期是否与评级节奏相匹配?

ESG评级大多为年度更新,若提分措施周期过长,可能无法在当前评分周期内体现成果。

建议优先考虑:

  • 短周期内可落地、可展示的项目;

  • 能在评分节点前完成并产生可披露材料的措施。

    写在最后    

ESG不是形式主义,不在于企业做了多少项目,而在于是否做得精准、做得扎实、做得有成效。真正有效的提分措施,应该具备以下特征:

  • 聚焦企业核心议题;

  • 匹配行业评分逻辑;

  • 成本效益合理可控;

  • 能被量化、可披露、可交付;

  • 能与企业长期可持续战略衔接。

选对提分措施,就像找对了解题思路的老师,不仅帮企业高效拿分,更能推动ESG工作真正落地、创造长远价值。


ESG合规系列



热点一览

汇衡@复旦大学 第27届并购讲习班(M&A WORKSHOP)圆满落幕!

“汇衡@复旦 第27届并购讲习班(M&A WORKSHOP)”活动顺利落下帷幕。

更多 

汇衡律师入选《商法》2019年度“A-List法律精英”

汇衡合伙人饶尧律师再次荣列2019年度商法“A-List法律精英”榜单。

更多 

专业领域


联系我们

上海汇衡律师事务所

地址: 上海市黄浦区湖滨路150号企业天地五号楼2208室
电话: 86-21-50473330
传真: 86-21-50470264
邮箱: office@hhp.com.cn